中华励志网
励志网触屏手机版
  • 首页
  • 学习心得
  • 励志文章
  • 心灵花园
  • 人生感悟
  • 句子唯美
  • 创客励志
  • 书籍励志
  • 旅游攻略
    • 网评文章
    • 社会评论
    • 心得体会
    • 快乐学习
    • 深度学习
    • 如何学习
    • 学习方法
    • 论文范文
    • 演讲演说
    • 公文写作
    • 合同范本
    • 范文大全
    • 法律文书
    • 节日素材
    • 情书大全
    • 导游范文
    • 美食攻略
    • 主持串词
    • 管理制度
    • 教案课件
    • 人生路
    • 智慧树
    • 思想者
    • 文化墙
    • 心理
    • 情感
    • 健康
    • 亲子
    • 童话
    • 运势
    • 为人处世
    • 交流沟通
    • 人际交往
    • 品味生活
    • 名言
    • 语录
    • 对联
    • 诗歌
    • 短语
    • 民谣
    • 箴言
    • 典故
    • 创客
    • 职业
    • 职场
    • 财富
    • 励志小说
    • 心灵励志
    • 人物传纪
    • 成功管理
    • 人文历史
    • 名著阅读
      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励志网 » 心理测试题 » 正文内容

      [心理测量]自恋人格量表-测测你的自恋程度

      每个人都不同程度的爱着自己,有的人过少,有的人过多。实事上爱自己的程度可以反映一个人对自我的看法,动机,心理健康的水平和人际关系。你会是拼命爱着自己的自恋者吗?你的朋友,家人,恋人,同事又是怎样的状况?填写这份由美国加州大学Raskin教授编制的自恋人格问卷,来看看你和你认识的人会是什么程度的自恋者吧。

      如果你已经准备好了,请点击测试

      [心理学词条]自恋

      弗洛伊德曾给出“自恋”定义是自己对于自我投注里比多兴奋的状态。有这一表情况的个体称之为自恋人格障碍患者。从里比多的方式来说,也就是他将本来应该投注于自我的对象客体的里比多,反向投注到自己身上,这样病人就无法和别人建立有效和融入的亲密人际关系,并且经常沉浸在自己不切实际的幻想中(当然小其不是这样的自恋喽)

      但科胡特修正了之前弗洛伊德这个“自恋”的定义,而提出自恋其实就是里比多的本质,或者更直接说自恋其实就是人类的一般本质,每个人本质上都是自恋的。自恋是一种藉著胜任的经验而产生的真正的自我价值感,是一种认为自己值得珍惜、保护的真实感觉。也就是说一般个体的自恋并不是不健康的,而且我们整个社会也是允许适度自恋的,而只有个体过度自恋并超出了社会对与自恋允可的范围那才是不健康的。

      科胡特的合作者兼学生的巴史克提出了一个模型来解释自恋,他认为自恋的达成其实是可以使用当代认知心理学等合理阐述的。自恋是对于自我胜任感的体验,而这一获得的回路开始于大脑的期待型态,然后进行下一步的实施决定,再后付诸行动的实践——当个体在实际世界中实践后,会得到反馈,这一反馈则再次输入大脑,然后大脑将此信息与之前的期待型态配对。如果输入信息与之前的期待型态配对成功,则个体就可能立即获得自体胜任感的喜悦

      如果不能配对成功,大脑就会再次决定、计划行动、实践,然后又反馈大脑以求得配对的成功。如果反复没有办法获得成功,大脑则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或修正期待型态、或修正决定、或修正行动方式等方式来使自己,当然也有可能这一修正仍然是无效的或者是失败的,则个体就可能会放弃这一回路构成,而以别的方式替代,也有可能彻底放弃。这时候,不合适的回路调整就可能直接引起自恋的失败——无法获得自体胜感或自我价值感,因此就会产生自恋失败时的暴怒及焦虑,当焦虑过于强大或者失败时,则个体会体验到消极的防御——抑郁。

      《DSM-IV》手册中定义“自恋型人格障碍”为以下项目:夸大(幻想或行为)、需要他人赞扬、并缺乏同感;起自早期成年时,前后过程多种多样,表现为下列5项以上:

      (l)具有自我重要的夸大感(例,过分夸大成就和才能,在没有相应的成就时却盼望被认为是上乘);

      (2)沉湎于无限成功、权力、光辉、美丽、或理想爱情的幻想;

      (3)认为自己是“特殊”的和独一无二的,只能被其他特殊的或高地位人们(或单位)所了解或共事;

      (4)要求过分的赞扬;

      (5)有一种荣誉感,即:不合理地期望特殊的优厚待遇或自动顺从他的期望;

      (6)在人际关系上是剥削(占便宜),即: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占有他人的利益;

      (7)缺乏同感:不愿设身处地地认识或认同他人的感情和需求;

      (8)往往妒忌他人,或认为他人都在妒忌自己;

      (9)显示骄傲、傲慢的行为或态度。

      以上所显示自恋性障碍特征应该和暂时发生的自恋分清不同,例如某个人因为获得某种程度的成功而变得自大起来一段时间,我们则不能简单得视为自恋性人格障碍,尽管这两者似乎有类似。但自恋性人格障碍应该是从童年起到目前一贯的表现,而非暂时、短期的行为。

      自恋性人格障碍的形成,在科胡特看来,可以追溯到童年的婴儿时期,按照客体关系理论家马勒等的研究,这一障碍大约形成于一岁半到三岁之间。科胡特认为,每一个个体在其婴儿期都是有自体自大、夸大倾向的,例如婴儿稍稍不得到满足就会大哭等等,在婴儿的心理世界中,他或她是全能的上帝。当这一上帝由于被养育者(自体客体)所满足时,则获得快乐。如果不满足,则因为自己的全能感遭受挫折无法实现而暴怒。这一不被满足的情况其实是在婴儿养育中经常偶然发生的,但如果养育婴儿者是长期的如此对待婴儿的,也就是说婴儿是长期无法得到夸大的自体自恋满足的。不能与内部期待配对成功,则婴儿将失望于外在,大脑则据实际情况放弃这一正常的养育被养育的循环回路构成,而以自体幻想性循环回路来替代补偿这一自恋之需要。这样的幻想往往是阻碍了自体了解正常自恋的现实性,而超出常人所能接受的范围而形成自己独有和过分的自恋,于是就会有以上自恋性人格障碍的类似夸大性格的表现。

      上一页 当前页 下一页

      心理测试题相关文章

      • 测试你如何找到适合你的职业
      • 趣味测试:选钥匙解读你的职业…
      • 情感测试:谁会成为你宿命情敌
      • 情感测试:你会爱上怎样的人
      • 情感测试:你的爱人是哪种类型
      • 情感测试:你为什么还没恋爱
      • 情感测试:你会为了什么而出轨
      • 情感测试:从甜品看你的爱情类型
      • 情感测试:他/她对你是爱情吗?
      • 情感测试:你野蛮指数有多高?
      • 趣味测试:财神怎样才能进你家门
      • 趣味测试:你被人欺负的指数有…
      • 心理测试:你分手时有多冷血

      心理测试题推荐文章

      • 脾气暴躁易怒怎么办,控制愤…
      • 3个励志感人小故事
      • 察言观色:教你简单实用行为…
      • 心理小测试:看看你是否有偏执…
      • 【心理自测】症状自评量表(SC…
      • 如何培养积极心态,远离消极…
      • 塑造阳光心态的七种方法
      • 8个笑话,顿悟8个人生道理
      • [测试]您的信心度如何?
      • MBTI职业性格测试(免费完整…
      • 空杯心态励志哲理故事
      • 教你用心理学看透生活中的您…
      • 心理测试题之专业心理自测
      返回心理测试题栏目返回励志网首页
      作者:佚名 来源:中华励志网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07日 
      本文标题:[心理测量]自恋人格量表-测测你的自恋程度
      本文地址:http://www.zhlzw.com/Item/106822.aspx     

      欢迎在"百度口碑"点评"中华励志网"

      如果您在本站发现违法资讯或其他错误,请将该网页URL地址,及网页中相关内容先用鼠标选择出错的内容片断,
      然后同时按下"CTRL"与"ENTER"键,填写举报邮件(同"投稿邮箱")。谢谢您的支持。

      中华励志网·青春励志·思想文化社会公益网站 浙江·嘉兴·励行团队工作室·站长:云中君

      期待您的赐稿 EMAIL 274920332#QQ.COM[#改为@]·在线联系 QQ:274920332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12031268号-1 网站备案名称:励志网